智慧水务解决方案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供水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供水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供水管网日益庞杂,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供水管网管理的需要。供水管网的规划、管理、维护、应急均与城市地形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水务信息化工作也在中国城市供水企业中相继开展起来,一些自来水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各自建立了营业收费系统,SCADA系统、管网GIS系统以及水质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这些系统大多由多个软件公司开发,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只局限于本部门;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无法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应用,造成信息孤岛。
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的大背景下,蒂蒙技术结合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经验,各自来水公司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技术构建一体化、可扩展的水务综合运营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和信息规划,通过水务综合运营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对供水业务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实现城市供水智慧运作,提高供水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2 方案概述
智慧水务平台以供水业务为核心,覆盖了原水、供水、二次供水、污水处理的管理。以物联网云服务 为基础平台,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搭建了一整套业务系统,实现日常生产和管理的初步智慧化,平台具有以 下四方面主要特征。
实时感知。将净水厂、配水管网、二次供水的实时监测设备高效连接起来,实时综合管理生产实时数 据,反映从水厂生产到居民用水的全过程情况,为从源头到龙头的管理奠定基础。
全面整合。利用 SOA 架构实现各业务系统间完全链接与融合;利用云计算进行大量信息的分析和保存, 实现信息共享;以“一张图”为展示模式,集成、展示各类业务数据。
协同运作。通过统一的智慧水务平台,实现生产、运行调度、供水服务的统一管理,协同运作,达到 资源优化配置及高效运行的目的。
智慧应用。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仓库、智能决策支持等先进技术,结合水力学、水文学和 其他模型,实现更多的预判、预警、预报工作,从事后解决的工作方式逐渐转变为预判分析、快速响应、 高效处理、过程透明的工作模式。
3 系统框架设计
供水企业的业务支撑系统分别管理着供水基础空间数据、管网数据与业务数据,基于企业内网与数据更新机制,通过各业务支撑系统的开放数据库接口将不同专题数据统一汇总到供水综合运营数据中心,分别实现对应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网GIS数据库、巡检维修数据库、管网工程数据库、SCADA数据库、营业收费数据库、客户服务数据库、用户报装数据库、水质化验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最终实现多源供水数据的统一集成,为供水业务集成与综合业务管理提供健全的数据分析依据。
建成后的智慧水务运营数据中心,既可以对供水企业各业务支撑系统的专题数据进行整合,又可无缝获取供水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分析产生的各种综合业务数据,从而实现整个供水企业的业务数据流转、汇集、共建共享与动态更新。同时,该数据中心还可通过共享服务平台与市政行业各领域(如排水、燃气、照明等)进行在线地图服务数据、市政基础设施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从而满足数字市政的长远发展需要。
因此,智慧水务运营数据中心以其丰富、完整、全面的数据信息为基础,不仅可以支撑供水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的开发建设,还可以向各业务支撑系统及市政其他领域提供专题业务数据,以及将综合业务应用平台产生、获取的综合业务数据或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向各业务支撑系统进行发布共享,实现供水各专题业务与综合业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从而整合、盘活整个供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4 系统架构图
建设蒂蒙技术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可以实现:
控制自动化:面对水源地、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生态河湖水系等各类监控对象,建立防洪工程、水源工程自动化、城乡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态河湖工程等控制体系,实现水务工程可靠、及时、自动控制。
管理协同化:面向业务人员,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协同管理工作体制,在业务和政务管理方面实现统一流程、用户、资源、配置的协作化管理。通过对目标、过程、执行及结果等管理的统一把控,使业务人员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
决策科学化:面向领导,建立模型,实现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等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支撑,以及决策依据、方法及过程的科学化,使得水务局领导的决策更加综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学化决策。
服务主动化:面向社会公众,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解水务的渠道,实现水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服务内容、方式、品质及社会交互,使得社会公众体验到水务品质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实现主动化服务。
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可以实现:
控制自动化:面对水源地、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生态河湖水系等各类监控对象,建立防洪工程、水源工程自动化、城乡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态河湖工程等控制体系,实现水务工程可靠、及时、自动控制。
管理协同化:面向业务人员,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协同管理工作体制,在业务和政务管理方面实现统一流程、用户、资源、配置的协作化管理。通过对目标、过程、执行及结果等管理的统一把控,使业务人员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
决策科学化:面向领导,建立模型,实现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等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支撑,以及决策依据、方法及过程的科学化,使得水务局领导的决策更加综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学化决策。
服务主动化:面向社会公众,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解水务的渠道,实现水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服务内容、方式、品质及社会交互,使得社会公众体验到水务品质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实现主动化服务。
相关产品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