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智能监测(河长制)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并明确了地表水质量指标。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河长制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
3、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4、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河长制工作管理导图
河长制水环境智能化监管体系总体规划
1.建立符合水环境智能化监管需求的水环境数据仓库
2. 建立可供智能化分析监控的GIS应用平台
3.建立可供河长制工作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应用平台
4.建立可供河长制工作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应用平台
5.建立大数据分析及决策辅助应用系统
水环境GIS应用
水质图层分析:采用插值法展示水质图层,获取连续性的水质分色展示效果
排放热力分析:采用热力图对污染排放分布进行展示,获得排放总体浓度展示效
水环境工作管理
(河长工作管理示例)
水资源管理系统
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统筹,责任划分,治理方案管理,动态更新。
水环境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
大数据挖掘技术概括
搭建大数据挖掘框架,在此框架下进行大数据挖掘工作,得到适用于水资源水环境的数据分析算法,继而进行算法校验,通常校验算法的以下参数:Precision、 Recall、f-measure,将校验结果通过大数据挖掘管理平台进行算法的管理、储存和调用。以及再次执行下一次挖掘任务。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算法的过程。
水环境大数据辅助决策应用
污染源预测分析辅助决策模块,提供了污染源相关决策的创建、评估、发布到后期跟踪验证的闭环。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政策。
根据当前水资源水环境数据预测年度考核完成情况,改变污染源排放,通过基于污染源的水资源水环境预测算法,评估水资源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选择最优方案 。
利用基于宏观指标的水资源水环境预测算法,根据水资源水环境考核目标对区域所能承载的宏观指标容量(经济、人口、产业结构等)进行评估。
管理效益
水环境智能化监管平台,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水环境的各类因素进行数据融合同化,结合河长制下的水环境工作管理方案,有效的评估各类因素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进行责任拆解,源头聚焦,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河长制工作提供管理方法与管理思路。
相关产品
描述